端午节临近!大方县市场监管局发布中草药消费提示

来源:   发布时间:   浏览量:次  字体:

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,在大方县不仅承载着悠久的文化传承,更与当地特色的中草药使用习俗深度融合。每逢端午佳节,当地民众保留着采集、选购中草药制作药浴包、食疗配方的传统习俗,既传承了“祛邪避毒”的文化内涵,又践行着“未病先防”的健康理念。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,引导科学理性消费,大方县市场监管局特别发布端午节中草药市场消费指南,助力群众平安健康过节。

一、选购中草药“四查四看”,避开消费陷阱

(一)查资质,看来源

选择正规渠道:优先到持有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的药店、超市或经备案的农贸市场摊位购买中草药,避免在流动摊贩处采购。

核实产品信息:要求商户提供中草药产地证明、检验报告等材料,对来源不明的“野生药材”“稀有品种”保持警惕。

(二)查外观,看质量

观形态:优质中草药应保持完整形态,如艾草叶片饱满、菖蒲根茎粗壮,避免选购碎末多、颜色异常(过白或过黑)的产品。

嗅气味:正常中草药应有天然药香,如薄荷清凉、陈皮醇厚,若闻到刺鼻化学味可能存在硫磺熏蒸。

摸质地:用手轻捏药材,干燥者应不易粘连,潮湿或发软可能因储存不当导致变质。

(三)查标签,看规范

预包装产品:认准标签标注的品名、产地、生产日期、执行标准等信息,对“三无”产品坚决说不。

散装药材:要求商户提供品种名称及简单说明,分装时注意是否混入杂质。

(四)查价格,看合理

比对市场行情:通过多方询价了解中草药合理价格区间,对远低于市场价的“特价药材”谨慎购买。

警惕捆绑销售:部分商户可能以“端午套餐”名义搭售滞销药材,消费者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。


二、使用中草药“三要三不要”,守护健康底线

(一)要科学使用,不要盲目跟风

遵循医嘱:端午节常用中草药如艾草、菖蒲、雄黄等虽有一定保健作用,但需根据体质使用。例如,孕妇、婴幼儿慎用雄黄,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饮用凉茶。

控制用量:参照《中国药典》推荐剂量,避免“多多益善”。例如,干艾叶泡脚每次10-15克即可,过量可能导致头晕。

(二)要规范储存,不要随意放置

干燥避光:将中草药存放在密封容器中,置于阴凉通风处,避免受潮霉变。

分类存放:芳香类药材(如薄荷、藿香)与根茎类药材(如黄芪、当归)分开保存,防止串味。

定期检查:发现药材变色、虫蛀或异味应立即丢弃,不可继续使用。

(三)要文明使用,不要破坏生态

拒绝野生采摘:部分消费者端午期间进山采挖野生中草药,可能破坏生态环境。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人工种植品种。

规范处理药渣:药浴后的废水避免直接倒入河流,防止污染水源。



三、规范经营行为,拒绝夸大宣传

注意查看标签,以“祖传秘方”“包治百病”等名义误导消费者的夸大宣传,且勿相信。


四、依法维权“三步走”,维护合法权益

保留证据:购买时索要发票或收据,保存药材样品、包装物及宣传资料。

及时投诉:发现质量问题,24小时内通过12315平台或向属地市场监管所举报。

配合调查:如实提供购买经过及证据,协助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。

畅通维权渠道:通过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受理消费者诉求,对中草药质量问题实行“快查快处”,维护市场秩序。


五、弘扬传统智慧,共筑安全端午

传承不盲从: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,以科学态度对待中草药使用。

理性不跟风:不轻信“网红偏方”,避免将保健用中药与药品混淆。

监督共参与: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举报,共同净化中草药市场环境。


端午安康,源于对传统的坚守与对安全的守护。大方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监管,为群众营造放心、舒心的中草药消费环境。让我们携手传承文化智慧,共度健康端午!